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政策文件|理论研究|诊改实践|督教督学|数据平台|下载中心|学院主页
首页
政策文件
理论研究
诊改实践
督教督学
数据平台
下载中心
学院主页
诊改专刊
当前位置: 首页>>诊改专刊>>正文
教学督导简报(2015-2016学年 第2期)
2015-12-30 10:15  

本期教学督导的主题是“教学容量问题”,本着“督为导用、引导教研、推进教改、做实内涵”的原则开展督导工作。督导成员对全院教师的课堂与实践教学进行了检查。经督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准备充分,组织有序,教学容量能够达到满足学生需要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渗透职业教育理念,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少数教师不是教学容量太大就是太少,导致学生消化不了或吃不饱;极少数教师缺少组织与管理这一环节,对学生表现出自由散漫等现象视而不见。最为困惑的问题是部分系部年青教师上课门数太多,既没有驾驭教学的能力,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这对年青教师的发展极为不利,对学生也同样不负责任。

本阶段督导听课243节。其中A级有59人,占24.3%;B级有182人,占75.3%;C级有1人,占0.4%。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情况

1.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如何学习的愿望和行动,在教学中探索改革,教学容量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部分教师还采用了微课等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有:

(1)洪玉梅老师:在序言介绍中,联系法律基础指出学习该门课程的要求,尤其强调实践教学的要求,过渡自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紧扣主题,组织合理,联系现实。通过一个小调查:对大学的理解,对照学生的回答,视频资源展示其他高校学生的回答,集中论述“弘扬大学精神,追求卓越,引领社会”。

(2)刘丽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文化、生活背景中取材,紧扣主题,展示出教师的文化功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丰富,组织有序,素材形式多样,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和行动,表达准确而流畅。

(3)万松峰老师:首先师生一道回顾前面所学内容,然后对其进行拓展,提出更多的要求来引入新课,在完成拓展任务之前,教师进行引导和剖析,给学生以启示,接着教师提供原始程序,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完成新的任务,教师巡回指导,教师以C语言结构树状图作为C语言学习总结,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

(4)汪嘉老师:语言清晰,语速适中,表述准确而流畅,内容熟练,对页面布局中页边距、页眉、页脚、字体效果等进行了演示,易于学习与模仿,对教学任务交代清楚简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调整并延伸教学要求,师生互动良好。

(5)杨福祥老师:结合投影点、线的原理,利用中学立体几何知识,引导学生在主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上找出面、线、点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关键点、线,完成整个绘图要求。将“可见不可见,一定在表面”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精练、清晰,表述准确而流畅。

(6)吴铁军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展开教学,结合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介绍机械制造中的刀具的测量,师生互动、交流活跃,教学双边活动开展较好,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语言清晰,语速适中,表述准确而流畅。

(7)江务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课堂情况调整节凑,讲练结合,遇到问题之后,能从容应对,思路清晰,例题示范性较强,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节省教学时间,语言优美、生动,表述准确而流畅。

(8)孟鑫沛老师:对教学内容很熟练,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处理适合学生实际,对不听课的同学能予以警告,师生互动良好,课堂容量适中,语言清晰,语速适中,表述准确而流畅。

(9)彭燕老师:对教学内容很熟练,表达流畅而清晰;对正弦交流电量的三要素有较好的解析,教师能脱稿介绍主要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打开教材看图并标记相关概念。

(10)曾德生老师:将word模拟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解析,对照各题之要求进行解释,布置任务给学生后,教师通过巡回检查发现学生完成任务有困难后,教师集中处理几个难点后再让学生完成任务。用等级考试的题目作为案例,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同时拓展相应功能及操作流程。

(11)张峻岭老师:上课声音洪亮,条理清楚,生动形象,语速适度。在教学环节上有提问、复习,与学生互动良好,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2)龚修端老师:在实训课中,耐心细致讲解设备的每一个环节和需要调整的每一个步骤,示范性强,尤其强调安全问题。操作流程清楚,要求明确具体,学生动手积极,教师指导到位。

(13)易雅琴老师:教态大方得体,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突出职业技能,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良好,能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14)陈晓忠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有效加工,教学手段丰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视频讲解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及其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活跃,生动再现配送中心的业务情境。

(15)王蕊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加工,教学手段丰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分组实训的过程中,根据啤酒游戏,引导学生探析供应链管理的缺陷及其优化。

(16)朱佳俐、孙雪花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主,通过让学生自由表述,师生关系融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教学内容事先对学生做出明确要求,让学生分组对不同内容制作PPT,并展示PPT,老师再进行有重点的讲解,整堂课充满激情,语言清晰,表达准确,教学过程张弛有度,师生很好互动,课堂效果突出。

(17)付玉霞、黄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分析透彻,能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课程教学,能根据学生的课堂情况及时调整,应变能力强,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中渗透了现代教育的元素,在数学课中能注意到师生互动。

(18)麦强老师:在《电子系统设计与制作》的课堂上,应用微课视频,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学生通过学习微课视频,掌握了相关的课程理论,然后分组即兴抽题进行相关“计算器的设计”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研究性、探究性的能力;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同一原理下,分组即兴抽题,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同时微课视频突破了课时限制,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很方便的进行相关研究与学习。

(19)邹小豹老师:在《电工技术基础》的教学中,讲解条理清晰,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及熟悉的案例,概念明确,教学中,师生交流活跃,既有起承转合的一般性提问,还有启发到性、探究性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归类、推理。讲课、提问、练习相结合,做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

(20)陈晓宁老师:在《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教学中,复习旧课和导入新课,以及新课知识点的教学,逻辑联系紧密,前因后果概念明确,教学中,师生交流活跃,教师能设计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教学任务:“直接使用硬盘录像机控制工作间的球机和枪机并能控制其移动”提问:控制球机和枪机为什么不能移动?要求学生结合上课的知识点予以思考和回答。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在老师的示范后进行实际操作,并对现场学习情景进行录像、分析、与点评。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形成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教学语言流畅、亲切、清晰。

(21)徐叶容老师: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学生参与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表现了较好的学习效率,结合图片、板画、公式讲述,讲解条理清楚、内容正确、概念明确;组织学生上台讲述霍尔定律与工作原理,教师指正其不清晰之处,体现了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教学中还应用微课视频,结合实际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体现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结合理论的学习,教师展开霍尔传感器的应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的讲解并组织学生观察、思考、理解、讨论,学生主动上台讲解应用中的工作原理,教师激发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师生互动良好。

(22)范启亮老师:《电路基础》教学中:师生交流活跃,共同分析、研讨、理解课例,并能通过课例及公式推动学生发散性思维,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能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推论、归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讲解条理清楚,内容正确、概念明确,应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解毒教学相关理论。,

(23)刘水平老师:《PLC技术基础》:组织教学较严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讲、学、做一体化教学。

(24)杨润丰老师:《楼与自动化技术》教学中,师生交流较活跃,有一般过渡性提问,也有深入的思考性提问,讲解条理清楚、内容正确、概念明确;并能设计多种设疑质疑环节,促进学生思考,判断,和发散性思维;列举学生熟悉的案例,课件图文并茂。

(25)甘伟老师:《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教学中,组织教学严谨,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逻辑联系紧密,承前启后概念明确,师生交流活跃,教师讲解条理清楚,内容正确、概念明确,组织学生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开展合作学习,注意安全管理

(26)王志兵老师:《电子工艺与SMT技术》教学组织较严谨,师生交流活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阅读、思考、归纳,讲解条理清楚、内容正确、概念明确;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检查同步。

(27)张惠贻老师:在《园林规划设计》课堂上,“厨房的设计”一节中,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厨房设计方案,表达了不同类型、风格,丰富多彩的厨房设计思路,学生设计与制作的课件和精心收集的有关厨房设计的知识、类型、风格、图片和相关资料非常丰富,组织教学非常活跃的开展了师生、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参与,如:质疑、答辩、分析、讨论、探究、归纳等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课堂翻转”的教学目标。

(28)郭霄霄老师:在《服装面料再造》课上,应用学生的作业、设计(图样)、刺绣、成品,精品展图样,讲述“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师生交流活跃,注重能力培养教学方法选择得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9)李慷老师:在《软配服饰设计》课程,“平面摆放”一节的教学中,很好的实现了“课堂翻转”的教学探索。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的“平面摆放”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展示,分组展示不同风格的“平面摆放”设计作业,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性创作,也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自主性的收集、分析、归类,制作出:图样精致、内容翔实、讲解清晰、效果鲜明的“平面摆放”设计PPT,按组别进行展示和讲解,每个设计都结合市场的需求。

(30)陈卓老师:在《设计手绘与设计色彩》的教学中,表现了技能技巧训练课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关于手绘中的透视问题,不由教师讲授,而是选用学生作业“手绘床”,由学生对作业中的透视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评价和讨论,学生在不同的角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修改的方法,在教师的协调下达到统一;在基本训练中(画床头柜)教师通过“正、误范画”对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判断评价,展开讨论;再进行绘画练习,而且,两人一组,互相评价、观察、修改,最后完善作业,促进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交流互动较热烈活跃。

(31)梁四海老师:在《高尔夫球》的教学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如学生的准备练习,以及高尔夫球的基本动作练习,都有学生的示范,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纠错、合作练习等活动,特别是学生对某一环节教学活动的点评,和热烈活跃,评价也很中肯,能联系教学理论做出自我认识,师生双边活动好。

(32)黎惠老师:在《健身于健美指导技能》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较为紧密的结合生理解剖知识,讲述健身运动器械的功能与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别进行示范练习和互相评价,归纳练习要领,轮流进行体验和练习,教学中,师生交流活跃,互动良好。应用教学器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健美、健身运动的兴趣,师生共同建构健身、健美的知识和技能。

(33)林小静老师:在《体育竞赛裁判学》的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在篮球场进行实地篮球裁判的基本动作训练,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组织训练形式多样,讲解条理清楚,内容正确详细,有师生交流和分组学习。

(34)程晓静老师:采用讨论法教学,很适合高职文科类课程特点,专业基础扎实,讲授游刃有余;语言流畅清晰,音量适当,仪态大方。

(35)陈青老师:具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意设计问题带动学生进入教学知识点;授课基本功扎实,语言不枝不蔓,流畅、清晰、规范、表现力强;板演熟练,专业知识精湛。

(36)万钟林老师:基础扎实,内容丰富,讲解清晰,PPT清晰,提炼好;板演熟练规范,举例恰当,逻辑性强,教态自如大方。

(37)樊萱老师: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来自于用心与敬业,适当采用小奖惩组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PPT制作认真,选择贴近高职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兴趣高,课堂效力强,互动好;语言有气势,有激情,煽动性强,较好营造出课堂的研讨氛围;与学生交流好。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应用不够。

(38)周虹老师:内容熟练,讲解清晰;以课程相关理论衔接考证,熟悉考证体系;注意学做一体,指导操作;课程介绍,超要设计在教学环节里,如过10分钟,应该做PPT展示要点。

(39)景云霞老师:PPT清晰,讲授逻辑性强;直视密度紧凑,讲练结合;语言规范、流畅、语感舒适。板演能力强。

(40)付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流畅,语速快而清晰可以增加课堂信息量,讲授知识密度充实;注意课内课外结合,布置问题引导学生上网自主学习。

(41)宋启平老师:课程设计好,组织好,研讨有效,体现学为主体,学做一体,学生全程参与;注意板演,提高学生能力;语言流畅,讲解清晰。总体优质的课程。

(42)蒋健老师:教学内容丰富,案例选择好,学生听课兴趣高,效果好。

(43)李国宾老师:讲授清晰,亲和力强。备课特别认真,PPT制作好;教学内容更丰富,提高了学生兴趣,教师对学生学习要求严,组织好。

此外,肖斌、艾亚钊、欧卫新、刘慧怡、周友良、黄林、辛曼玉等老师,思路清楚、逻辑严谨,对概念的解释准确而清楚,注意学生能力开发,理论上不仅深入浅出,实践上典型案例解析,而且沿着课程章节主线设问不断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肖庆丰、宋云龙、朱卫华、张红华、杨兰、徐小娟、苏楠等老师的教学也各有特色。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责任心不强。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需求不闻不问,不关心学生能否听懂,即使学生上课睡觉也不干预,对学生玩手机等现象漠然置之等等。

(2)教学容量偏少。部分老师上课看似十分活跃,形式多样,学生也能参与教学活动,但是教学容量太少,一堂课往往只介绍一个知识点,这样会影响学生系统学习一门课程的效果。

(3)缺少活力。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至始至终保持一个语调,不能做到抑扬顿挫,课堂气氛非常沉闷,非常压抑,缺少生气,更没有活力。

(4)教学手段不丰富。现代教学手段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很少见到,学校已立项建设优质数字资源课建设,希望在课堂上见到相应的教学实践。

二、常规教学检查情况

1、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比较多。学校已经出台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每年补助16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接近于一个学期的工作量,而目前多数系部专业与基础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仍然流于形式,多数教师的听课记录是应付检查,没有研讨和交流,大部分教研活动记录仍然是布置任务。

2、有的系部教学管理比较差。一些系部只有行政会议记录而没有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记录,也就是说系部要么没有对教学工作进行研讨,要么是没有作记录,有这样管理教学的吗?

三、教学建议

1、重视教学容量问题

理论与实践教学都有一个任务和容量问题,它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密切相关,容量太小导致学生所学知识达不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容量太大会导致学生消化不了,两种现象都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建议各系部对教学容量作出一些限制。

2、利用现代信息资源

在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后,要将微课、慕课等现代信息资源和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课件制作中图表、字体颜色要能让学生看得见,教师要到教室后面看看效果,及时调整。

3、开展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要结合专业发展的需求来进行,要结合学校现有条件来开展,如师资、设备、场地、校企结合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能力、学习兴趣来进行,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循守旧。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

2015.12.30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