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政策文件|理论研究|诊改实践|督教督学|数据平台|下载中心|学院主页
首页
政策文件
理论研究
诊改实践
督教督学
数据平台
下载中心
学院主页
诊改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诊改实践>>正文
公共教学部 基于专业与课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讨会发言稿
2018-04-26 15:00 肖庆丰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刚才听了冯教授的介绍以后,我觉得相对于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主要是要做以下的两件事:

1、以诊改办给出的课程认证标准为样本,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课程的要求,结合我们数学课程实际制定课程认证标准;

2、参考诊改办给出的课程建设标准,结合我们数学课程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一、二、三类课程建设标准。

通过这个机会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基础课程建设问题。主要讨论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基础课程建设的意义

1、对于学生更加全面合理地学习与掌握知识,以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对学科中的专业问题进行解答的能力。数学知识实际上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阔,要从中提取精华的部分,确保其能够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加的完整。

2、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比较有利。对学生数学文化进行熏陶,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这不仅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是对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进行服务,更是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服务。在对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行培养等方面,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主要依据的是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等。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数学课程建设的要求

对工程教育专业进行认证也是国际范围内使用的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教育的质量,也是高校教育取得国际认可的重要方式。在认证的背景之下,开展数学课程建设就是要确保所培养的该专业的毕业生的质量,确保其能够达到行业认定的标准,符合社会需求,其中以培养目标与毕业的要求作为基本的导向。对工程教育专业进行认证,需要对其专业课程的体系以及师资等方面进行认证,并以毕业生的能力为认证的核心,同时注重专业改进机制的建立以确保专业教育的质量与活力。

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的数学基础课程建设方法

1、建设思路

(1)适当删减纯数学内容,增加专业数学内容的比例,以做好对理论与实践内容的权衡。对于高职数学来说,在对其课程体系与教学的内容进行设置时,还要确保数学知识的理论和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实践之间的比例的权衡。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要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其所面对的学生也不是数学专业,如果理论性的知识比重过大,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负担比较重。而如果理论知识的比重过小,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架构则比较困难,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刻,运用起来也更加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无法形成真正的数学思维,也不能很好地对数学的思想进行领会,在对专业问题进行解决时,运用数学知识也很难到位。如何对平衡进行把握,需要学校做好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如何把握这个平衡,需要结合学校专业设置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虑。

(2)以学生的起点和能力不同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到学生本身的不同和差异,避免这种课程的设计不能满足本层次学生的需求。现阶段,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入学分数相差较大。所以所设计的教学内容首先要能够让大多数的学生感到学习不吃力,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要满足部分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较强的学生的课程学习。

2、构建数学基础课程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高职教育阶段的工科专业,其数学教学内容须突出“工程”这一概念。就当下的高职数学教材内容来看,除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就是枯燥乏味的数字运算,基本看不到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缘于此种现象,现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将数学课程内容分为三种:必修、选修和实践内容。

(1)必修内容。必修内容是全体学生需熟练掌握的课程,也是学习更深层知识和其他相关将知识的必备能力。将数字基本能力、应用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设置成三个教学目标,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拥有这三种能力,通过必修课程,让高职阶段的工科学生拥有基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

(2)选修内容,包括专业选修内容和公共选修内容。专业选修内容重点在于“专业”二字上,是以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为参考对象,以专业指向为着眼点,将数学这一数字化的量化工具的具体作用展现出来。公共选修主要有建模、数学实验和文化欣赏等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内容。公共选修内容,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在课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使学生有意识地将专业课程中的问题及时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3)实践内容,包括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实践是将专业知识与数学应用能力互相渗透,同步提升和发展。

关于课程认证的档案问题,还需要各个课程结束后提供材料:(教学大纲)。

1.作业档案(工程认证档案)。包括作业评分表、每次作业或扫描件6份(评分为高中低各2份),制作成1个pdf文件。所有有理论环节课程需要提交,如果不能提交应给出情况说明,由学院审核;

2.实验档案(若有实验)(工程认证档案)。包括实验任务、实验评分表、每次实验报告6份(评分为高中低各2份),制作成1个pdf文件。所有有实践环节课程需要提交,如果不能提交应给出情况说明,由学院审核;

3.测验档案(若有测验)(工程认证档案)。包括测验评分表,每次测验试卷1份与答卷6份(评分为高中低各2份),做成1个pdf文件。所有有测验环节并且测验成绩计入总评的课程都需提供。

4.期中考试档案(若有期中考试)(工程认证档案)。包括期中考试卷1份、评分表、答卷6份(评分高中低各2份),制作成1个pdf文档。3学分以上课程都需要提交。

5.期末考试档案(若有末考)(工程认证档案)。包括评分表、成绩分析表、末考试卷、参考内容、学生答卷扫描件(评分高中低各2份)(1个pdf文档,有考试课程)(工程认证文档)

6.课程设计或大作业档案(无末考课程)(工程认证档案)。包括课程设计评分表、课程考核成绩分析表、课程设计任务、教学方法、成绩评定方法、设计报告(评分为高中低各2分,每份报告应有评语与评分)(1个pdf文档)(工程认证教文档)

7.课程设计(或大作业)报告全部(无末考课程)(常规档案)。打包成1个压缩文件(常规教学文档,专项检查用)

8.实验报告全部(若有实验)(常规档案)。打包成1个压缩文件(常规教学文档,专项检查用)

9.成绩档案。平时成绩登记表、成绩提交后打印的《学生成绩表》(1个pdf)

10.课程分析与评估表(工程认证档案)。IEET工程认证用,word格式,格式模板见附件1

11.IEET课程整合材料。对于给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课程,还要麻烦老师提交一个《IEET课程整合材料》,这项材料整合了所有工程认证材料。格式和内容见附件2。

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样本,仅供参考)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Ⅰ类课程建设要求

Ⅱ类课程建设要求

Ⅲ类课程建设要求

课程建设思路

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完善;建设思路清晰,建设目标明确,课程定位准确;建设措施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有较完善及合理的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思路基本清楚,建设目标较为明确;课程定位比较准确。

有课程建设规划,建设目标基本明确,课程定位基本准确。

课程结构

课程教学体系经过精心设计,内容安排井然有序,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无重叠;逻辑结构符合教学实际。

课程教学体系设计较为合理,内容安排较为有序,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无明显重叠;逻辑结构比较符合教学实际。

课程教学体系有一定设计,内容安排基本有序,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基本无重叠;逻辑结构基本符合教学实际。

双语教学

至少对3门有外文影印版教材的课程使用双语教学,使用英语教学课时的比例不少于50%

至少对2门有外文影印版教材的课程使用双语教学,使用英语教学课时的比例不少于40%。

至少对1门有外文影印版教材的课程使用双语教学,使用英语教学课时的比例不少于30%

教师队伍

队伍结构

讲授本课程高职称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5%;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不低于65%;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比例不高于40%;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不低于95%。

讲授本课程高职称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0%;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不低于60%;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比例不高于50%;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不低于93%。

讲授本课程高职称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5%;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不低于55%;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比例不高于60%;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不低于90%。

敬业精神

所有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形成一支“善教学、能实践、勤研究”的教师队伍。

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基本形成一支“善教学、能实践、勤研究”的教师队伍。

多数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有一支“善教学、能实践、重研究”的教师队伍。

教学条件

教材建设

有完整的教材建设规划;有清晰的教材建设的思路及合理的措施,执行情况良好,有校企共编校本教材、规划教材或自编教材被兄弟院校采用;使用教材都是近5年由知名出版社出版的。

有较完整的教材建设规划;有教材建设的思路及措施,执行情况良好,有校企共编校本教材、规划教材的初稿,或自编教材被兄弟院校采用;使用教材都是近5年由知名出版社出版的。

有教材建设规划;有教材建设的思路及措施,执行情况良好,已经着手校企共编校本教材、规划教材,或自编教材被兄弟院校采用;使用教材都是近5年由知名出版社出版的。

配套教材

专门编制有配套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相应的教学资源、教学进程表及形式多样的教学课件。

有配套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相应的教学资源、教学进程表及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

有配套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进程表及课程的教学课件。

软件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成规模,能满足本课程教学的需要,共享共建已成为常态。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基本能满足本课程教学的需要,共享共建已成为常态。

针对本课程需要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共享共建已成为常态。

实践教学

能够开出课程教学需要的所有实践项目,设计性与综合性实践项目的比例不少于实践项目的40%。

基本上能够开出课程教学需要的所有实践项目,设计性与综合性实践项目的比例不少于实践项目的30%。

基本上能够开出课程教学需要的所有实践项目,设计性与综合性实践项目的比例不少于实践项目的20%。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有完善的课程改革总体思路和具体计划与措施,执行良好。

有较为完善的课程改革总体思路和具体计划与措施,执行比较好。

有课程改革总体思路和具体计划与措施,可行性较好。

内容设计

按照“学的有趣、学有所用、学后会用”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引入新的研究成果、适应职业岗位需求,课程理论与实践性结合好,基础性与前沿性处理恰当,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处理得当。

按照“学的有趣、学有所用、学后会用”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比较新颖、信息量较大、能及时引入新的研究成果、比较适应职业岗位需求,课程理论与实践性结合较好,基础性与前沿性处理较恰当,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处理比较得当。

按照“学的有趣、学有所用、学后会用”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基本新颖、信息量较大、能及时引入新的研究成果、基本适应职业岗位需求,课程理论与实践性结合比较好,对基础性与前沿性有所考虑,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处理基本得当。

改革效果

结合课程特点及前沿需求的教学设计理念重构教学内容;从课程视频、文本教材、设计案例、项目实践、讨论、拓展等视角重构课程资源;从课程导学、督学、助学几个侧面重构课程活动;从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等实践活动情况及线上线下学习效果重构课程评价。

能结合课程特点及前沿需求的教学设计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从课程视频、设计案例、项目实践、讨论、拓展等视角重构课程资源;从课程导学、督学、助学几个侧面重构课程活动;从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等实践活动情况及线上线下学习效果重构课程评价。

能结合课程特点及前沿需求的教学设计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从课程视频、设计案例、项目实践、拓展等视角重构课程资源;从课程导学、督学、助学几个侧面重构课程活动;从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等实践活动情况及线上线下学习效果重构课程评价。

信息技术

本课程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比例不低于50%,而且不能用教材配套的课件充数;采用微课、微视频、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和手段授课的比例不低于45%。

本课程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比例不低于45%,而且不能用教材配套的课件充数;采用微课、微视频、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和手段授课的比例不低于40%。

本课程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比例不低于40%,而且不能用教材配套的课件充数;采用微课、微视频、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和手段授课的比例不低于35%。

教学方法

坚持“任务驱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丰富课程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收集教学案例,经过研讨和加工丰富教学资源。

坚持“任务驱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初步形成课程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教学案例,丰富教学资源。

坚持“任务驱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践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局部形成课程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和整理零散教学案例。

实践效果

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教学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50%,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20%;设计性或综合性实践项目在实践项目的占比不低于40%。

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教学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5%,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5%;设计性或综合性实践项目在实践项目的占比不低于35%。

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教学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0%;设计性或综合性实践项目在实践项目的占比不低于30%。

教学研究

教研活动

有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措施、总结和记录,教研活动有明确的主题,教研活动记录完整;每学期教研活动次数不少于10次。

有较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措施、总结和记录,教研活动有比较明确的主题,教研活动记录比较完整;每学期教研活动次数不少于8次。

有教研活动计划、措施、总结和记录,教研活动有主题;每学期教研活动次数不少于6次。

教案准备

对课程有详细的教学设计,对前沿理论和实践要求有明确的安排;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多彩,讲稿规范,内容充实;有丰富的补充案例。

对课程有较详细的教学设计,对前沿理论和实践要求有较为明确的安排;课程教学资源较丰富,讲稿比较规范,内容比较充实;有较丰富的补充案例。

对课程有教学设计,对前沿理论和实践要求有安排;课程教学资源较为丰富,讲稿基本规范;有一定的补充案例。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

注意对学生的平时测验和作业情况,考虑期中测验成绩,兼顾学生课堂提问、讨论及课外实践的情况,重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评判。

注意平时测验和作业,考虑期中测验,兼顾学生课堂提问、讨论及课外实践,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程考核方式多样:注意平时、考虑期中、兼顾课堂课外、注重问题研讨。

教学效果

学生认可

学生评教成绩在90%以上;学生参与平角的比例不低于85%。

学生评教成绩在85%以上;学生参与平角的比例不低于80%。

学生评教成绩在80%以上;学生参与平角的比例不低于75%。

学生成绩

学生课程结业考试合格率不低于92%;其中优良率不低于55%。

学生课程结业考试合格率不低于90%;其中优良率不低于50%。

学生课程结业考试合格率不低于87%;其中优良率不低于45%。

课程认证标准(样本,仅供参考)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内容

教学队伍

教师队伍

有课程组并有稳定的负责人;负责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讲师职称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并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承担本课程教学工作;课程组中主讲本课程的教师3人以上,讲授过本课程的教师5人以上;教学团队要形成合力。

队伍结构

课程组成员支撑结构合理,主要成员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讲师且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课程组成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课程组教师来自于不同院校,半数教师来自于不同知名院校;课程组成员年龄结构合理;课程组成员中有兼职教师并承担了教学任务。

教学水平

教风建设措施得力,近3年课程组成员无教学事故;80%以上任课教师得到同行、专家及学生认可;近3年学生评教都在良好以上。

教改科研

课程组成员积极参与科研教改项目申报,公开发表教改科研论文2篇以上;课程组主要成员近3年主持过院级以上教改科研项目,公开发表教研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以上。

建设规划

课程规划

课程建设有规划,并能认真实施;课程建设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课程建设资料完整。

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较好地反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本课程的需求。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形式规范,内容清楚,教学要求明确,时间分配合理,可操作性强。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有较为完善的课程改革总体思路和具体计划与措施,执行情况良好。

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能较好地反映课程教学目标及职业能力要求;能根据学科发展及专业需求,适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能有效解决课程教学内容更新。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要求明确,有理论作保障,结构比较合理;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同步调整,有较高更新率;实践课占比要接近50%;创新性实践项目要占一定比例。

内容设计

要考虑课程内容新颖与实用,及时引入新的研究成果,适应职业岗位需求。

信息技术

使用多媒体技术应占有一定的比例;不能直接使用随教材配送的课件;应采用微课、微视频、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

教学研究

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要有计划、措施、总结和记录;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主题;同时教研活动应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教案准备

要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怎样授课、评估学习、教材需求、课程规定、课程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要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有丰富的实践案例作补充。

方法手段

方法与手段

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采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适应课程教学需要;能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考试改革

积极开展考试方法改革,注重考核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质量保证

课程诊改

依据课程标准,实施课程质量适时监控与诊断;分析课程教学数据,实施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改。

教学诊改

完善课程标准和学习标准,明确课程教学任务,制定措施,分析教学效果,撰写课程质量年度报告。

教学效果

知识技能

近3年期末考试基本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连续2年的考题重复率不超过20%;近3年试卷有评分标准,教师评分尺度把握准确,试卷分析较为认真;近3年学生考试成绩近似正态分布,平均成绩不低于60;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技能方面有一定收获。

社会评价

行业企业专家或其他院校同行对课程建设评价较高。

课程特色

标志

成果

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某一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具有较广泛的社会认可度。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网